俄罗斯海军核动力攻击潜艇“彼尔姆”号启航高杠杆炒股,装备“锆石”高超音速导弹,太平洋舰队战力再添利器
当地时间8月23日,据俄罗斯媒体爆料,由北方机械制造生产联合体(隶属于俄罗斯联合造船公司,坐落于北德文斯克)建造的K-572“彼尔姆”号攻击核潜艇,已正式从船厂启航,标志着其为加入俄海军服役的关键一步。这款潜艇隶属于先进的885M项目(代号“亚森-M”),是该系列中的第五艘,此前已于今年3月27日举行了隆重的命名仪式。
“彼尔姆”号的设计出自圣彼得堡孔雀石海洋工程局之手,其建造历程始于2016年7月29日。在成功完成一系列紧张严苛的验收海试后,这艘先进的核动力潜艇预计将于2026年披挂上阵,编入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,并在位于堪察加半岛的第10潜艇师基地展开部署。
展开剩余71%这艘满载排水量高达13800吨(水面排水量8600吨)、艇长130米、直径13米的庞然大物,由两台OK-650KPM型压水反应堆提供澎湃动力,单台功率高达200兆瓦。其卓越的性能体现在高达20节的水面航速和令人瞩目的35节水下极速。艇上编制65名精锐艇员,拥有长达100天的独立作战续航能力,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远洋任务。
尤为引人注目的是,“彼尔姆”号是885M项目序列中首艘搭载3M22“锆石”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潜艇。自2021年10月起,“锆石”导弹便在885M项目的原型艇“北德文斯克”号上进行密集测试,以验证其在各种作战环境下的可靠性和效能。“彼尔姆”号还配备了10个先进的垂直发射单元,能够根据任务需求混装40枚“口径”系列巡航导弹(包括用于反舰作战的3M-54K和对陆打击的3M-14K)或32枚“缟玛瑙”(P-800)反舰巡航导弹。此外,艇上还装有10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,使其具备强大的多平台打击能力。据信,“彼尔姆”号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未公开的结构优化,以更好地整合和运用这些新型武器系统。
目前,俄罗斯海军已拥有多艘885M项目潜艇。其中,作为项目开创者的K-560“北德文斯克”号于2013年12月正式服役。量产型潜艇方面,K-561“喀山”号于2021年5月7日入役,K-573“新西伯利亚”号紧随其后于2021年12月21日服役,K-571“克拉斯诺亚尔斯克”号已于2023年12月11日投入使用,而K-564“阿尔汉格尔斯克”号也即将于2024年12月27日加入舰队。
此外,另有3艘同系列潜艇正在紧锣密鼓地建造中,包括2017年7月18日开工的“乌里扬诺夫斯克”号,以及2020年7月20日同时开工的“沃罗涅日”号和“符拉迪沃斯托克”号。
俄罗斯官方已明确表示,将继续推进885M项目的建造计划,预计总数将达到12艘,并计划将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各部署6艘。值得关注的是,从“沃罗涅日”号开始,后续的885M项目潜艇将装备新一代“口径-M”巡航导弹,其宣称的打击距离可达惊人的4500公里。而首艘即将铺设龙骨的“布拉茨克”号,计划于2025年正式开工建造。
“彼尔姆”号的加入,以及885M项目的稳步推进,无疑将显著提升俄罗斯海军的战略核潜艇作战能力,特别是在广阔的太平洋区域,为其战略威慑力量注入新的强大动力。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富华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